此网站采用了 cookies。继续浏览网站表示您同意我们的 cookies 政策。
This site uses cookies. By continuing to browse the site, you are agreeing to our use of cookies.
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英剧,推荐之前,先提醒众位看官:此英剧,非彼英剧。基本上你想像中的英国的一切,在这部剧里都没有出现。这里有的,只有现实。这就是号称最不像英剧的一部英剧——布莱克书店(Black Books)。
在这个充满酒鬼和足球流氓,骗子强盗横行的世界,一切美好憧憬皆存在于想象,就算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、传统文明的象征——大英国,也并不是满地绅士的。有时候你以为,街上走在对面的老爷爷会脱下礼帽冲你微笑,其实,他是脱下帽子向你讨钱……Lady First的优良传统,真心不是处处可见,很多时候英国绅士文化也只有在大农村才得以保存。
有人常说,国外感觉什么什么都比国内强。我想说,那是你旅游时感觉新鲜吧……如果在当地像个普通老百姓一样柴米油盐过日子,感觉不一定那么美好。
在国外,环境好那是自然,雾霾是发展中国家的标配,发达国家自然没有这个。饮食好,是因为地广人稀,资源不怕抢,自然就不会有黑心商贩来琢磨老百姓。教育好,这个不必说了吧……人的素质好,这一点真不敢苟同,国外也挺多骗子、小偷。起码的一条,走在街上,并不是人人都和颜悦色地冲你笑,尤其是看到你的东方面孔,遭到白眼也是经常的事。但这些并不是可怕的大多数。
大多数西方人的主流价值观,还是人人平等,以追求精神世界的幸福感为基准,并不以金钱论英雄。最显著特点就是走在街上,经常看到挺直的西装领带+礼帽的老爷爷,身边的女士拎着小挎包,脚踩半高跟鞋,口红丝巾一样不少,颤微微地手挽手出门喝茶晒太阳,顿时感觉,人生最幸福的事,也不过如此了。
话说回来,在这个充满酒鬼、流氓球迷、骗子强盗横行的世界,生活很辛苦,但也没你想的那么可怕。勇敢的人能有前进方向,乐观的人也总能找到兴趣所在,每个人都应该有发泄负能量的出口。英国人选择了球场和酒吧,我选择的是一部英剧《Black Books》,中文名称《布莱克书店》,这是我的精神食粮,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正能量仓库。
伯纳·布莱克(迪兰·莫瑞 Dylan Moran 饰)是伦敦最荒唐的书店老板,他的店里永远脏乱不堪(书和食物、垃圾共存);营业时间随心所欲(牌子上永远都是“关门”状态);财务状况乱七八糟(税单被改成了外套);脾气24小时暴躁状态(想打烊了就拿着扩音器和扫帚驱赶顾客)。伯纳一副蓬头垢面、厌恶世界的模样,嗜烟好酒,不想接电话时,随手用剪刀咔嚓一下剪掉电话线;因为懒得订书而不愿把书卖光……
配角曼尼·比安科(比尔·贝利 Bill Bailey 饰)是书店的会计、店员、清洁工、厨子、进货员+饲养员。曼尼虽然做事迷糊,但性格随和,受到顾客欢迎。和老板伯纳成为一对打打骂骂的好基友。另一个配角弗兰(塔姆辛·格雷格 Tamsin Greig 饰)是伯纳唯一的女性朋友,无业,每天和伯纳、曼尼喝酒聊天。想法独特、做事夸张,感情生活乱七八糟。
别以为只有这三位主演不正常,这部电视剧本身,就没有任何人正常!!但它却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迷你剧之一。
饰演老板伯纳·布莱克的Dylan Moran,现实中才华横溢,是《布莱克书店》的编剧兼策划,在英国最受欢迎脱口秀艺人排行榜上,Dylan Moran排名第一,他的脱口秀演出,往往提前一年就卖光了票,且一票难求。
剧中,三个人做出无数荒唐事,比如:误打误撞喝了价值7000英镑的顶级红酒……在伯纳的疯巅状态时,曼尼每天都要辞掉自己一次,而伯纳每每此时外出喝酒,并告诫:“换上那条把屁股包得紧紧的裤子,这样你就可以给自己面试了。”三个人休假,结果只在海岛上呆了“幸福的”四个小时,剩下时间全部耗在转机和机场(两周内倒了13次飞机)……
就是这部“绝对不正常”的英剧,是我精神上的“救命稻草”,在无奈于工作压力和生活的不靠谱时,只要看几集《布莱克书店》,必定满血复活!如假包换!我被英国人的黑色幽默拯救了。
英国人的黑色幽默,就是把所谓在好生活一次性彻底颠覆。在一个人人都需要装逼才能保全自己的时代,《Black Books》就是一个“世外桃源”,在这里,所有人都能摘下面具,没有绅士和知识分子,也没有老牌资本主义的绅士派,没有优越感的中产或小市民阶级……所有人都在扯淡——其实生活的一切,也不过都是在扯淡。
真实的生活不需要装逼,《Black Books》带出来的一切细节,都只想告诉周遭一句话:嘿,別装了,这本来就不是个高尚的时代,别以为戴着帽子,别人就看不出你秃头。
梦想是:Fran有钢琴。我要自己的时间。你想要跟女生约会。现实是:Fran会半途而废。你会虚度光阴。我会孤独的死去,头淹在酒吧厕所里。
有多少次,觉得生命中那么美好的东西大概永远不可能属于我,所有的一时兴起,最后都会虎头蛇尾。就好像我喜欢记笔记,但永远没有一个笔记本可以从头写到尾,永远写不了几页,笔记本就被抛弃了。
现实就是,人们向往的自由生活,发呆、晒太阳、放空等等,其实也不过是无所事事。
感人的爱情故事永远只发生在别人身上,如果我就是这样孤僻厌世,就是这样与周遭格格不入,又能怎样?英国人的黑色幽默,是给了我们这一类人的同病相怜,看过之后的恍然大悟,发自内心的笑会持续很久。
《Black Books》折射出了两个极端——极度厌恶与疯狂痴迷,恰恰对应老板伯纳和他的“饲养员”曼尼。看起来癫狂的人,实际上是可以在书店里做主的“上帝”,看似呆傻蠢萌的“被剥削者”,却是最“大智若愚”的人。在这个英国式书店里,恰恰没有一切“英国式规则”,没有一切看似“合理”的说教,反而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解脱。
有人说,整部剧就是编剧Dylan Moran脑中的“天堂乐园”,没有一切现实世界的正常规则,所有你不喜欢的虚荣、平庸和愤世嫉俗,都可以被丢到二楼厕所的马桶里,再拉一下把手,哗啦一声把它们清空。
匿名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