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谈在伦敦吃火锅的那些事儿

2021/05/05 670
谈谈在伦敦吃火锅的那些事儿

我对火锅的热爱,真不是一两句便说得清。当年家里有着一个老式的铜锅,大约是三九的冬日,还在北京祖宅的老院子里,一大家子围坐在一个圆桌上,看着压了暗花的铜锅在桌子中间,围了满满的各式蔬菜,还有肉。我妈说我是最淘的,平时一开饭抓都抓不到,偏是吃火锅的时候凑过来得比谁都快。这铜锅不比现在的电炉子,烧起来并非是滚沸,只是挨着中间的部分呲呲作响,热气说不出来的氤氲,倒也不会扑得人一脸。

那个时候的北京涮肉哪有那么多的底料,汤底里飘着的只是葱姜蒜八角桂皮,连鸡汤都不一定用得——说是怕遮了羊肉本身的味儿。还有这蘸料也是那黑芝麻磨的麻酱和香油,混上点韭菜花,再下点儿葱花香菜,还必须得加点儿锅里的汤和了,才齐活,那年代可火了一段的川崎佐料也是被老一辈鄙视。锅子里必是先下肉,再是“七上八下”的肚儿,最后才是各种时蔬瓜果,不过我总是撑不到那时就已经挺着肚子又跑掉了。

后来过了几年,第一个电炉子新鲜地搬进了家,大约是铜锅又耗炭又难刷的,就被束之高阁,我也是有好多年未曾见了。

火锅这东西也有趣,全世界都有异曲同工的版本,饶是华夏大陆从南到北,都是处处有它又处处不同,无论是“涮肉”、“火锅”、“打边炉”、“豆捞”、“Shabu-shabu”还是“Fondue”,不管是不是同源,总之火锅的精神总没得变。跨了地域不说,更难得没给自己加了阶级的标签,有钱的您可以涮到澳龙和牛,没钱的您涮涮红薯白菜也没人看扁了您,从林洪打了兔子做的拨霞供,到乾隆摆的千叟宴,统统是一锅端平,上下自如。

所以您说我能不爱火锅么?

在英国呆了这么久,和朋友吃的最多的,不用大约,一定也是火锅。先不说味道如何,只是这三五好友聚一起这热闹劲儿,也就只有吃火锅的时候才能见到了。管它稀里糊涂下了什么进去,你一筷子我一勺子,总是要抢着吃了才香。

自己做肯定是实惠的。讲究点儿的早就把火锅调料从家里带了来,再不然中超也是海底捞、小肥羊、小天鹅的齐全得很,羊肉片牛肉片都是冻好了的,总共不过三个牌子,没得挑,再拎两袋鱼虾丸腐皮卷鱼豆腐,一瓶麻酱,粉丝豆腐等等辅食不在话下,再打发个壮劳力去英国超市捎颗白菜几盒蘑菇,更要买上几桶汽水。有经验的花个半小时洗洗择择,一顿火锅宴就齐活了,一个人也就摊上个5、10镑,实在是美事。

当然也有家里没有电炉子做火锅的,必得外面吃去。说来有趣,中国上至人均七八百的天地一家,到街边二三十的路边火锅摊,养生滋补清新麻辣,羊肉肥牛山珍海味一应俱全,反观英国的火锅店,模式简直单一得让人扶额,自助,没跑(也有不是自助的,咱待会详说)。

也不知是谁开了这个头儿,大约是省事儿省钱,立刻被发扬光大了,仅是伦敦随便一点就是十数家。有的是无限量点单,有的是干脆摆个大冰柜让你自选,连服务员都省了,只需要几个切菜的小弟,实在是稳赚不赔的买卖……而这涮品也是大同小异,基本上就那么多样,质量自然也是不能太过要求的,不过有两件事儿很是值得提提:一个是鱼,一个是肚儿。

英国的冻鳕鱼便宜得很,肉质细嫩,容易入味又没刺,在英国的自助火锅里是我主攻的对象,比起那不知道哪个部位糟心的羊肉和肥瘦相间的“肥牛”,强出不是一星半点,如若你不是海鲜过敏,也该是你的心头好,相信我没错的。

而关于这个肚儿,则完全是相反的事儿,鲜肚和鲜百叶都是没有的,想吃脆生的您还是回北京重庆的吧,这边肚子一看便是水发的,却也完全煮不烂,要不是心知这边食品安全要求严格,那肚子百叶如橡胶的一般,实在是食之无味,倒不如直接弃了的好。

所以说到头,伦敦的火锅拼的也就在一个汤底,我这絮絮叨叨了这么多,要是不推荐几个好的,怕是会被鄙视得惨。

老北京食府

北方口味的辣锅子,汤头麻辣倒是其次,咸香的程度确实是北方人的感觉,却可能会让热爱重庆火锅的人失望,辣得确实有点儿燥,咸到不需要调料。要说老北京火锅的特色,摆盘恐怕是全伦敦最上心的一家了,先不说牛羊肉是否新鲜——着实是切片太厚,至少这规整的摆法就让人觉得食材质量不低。

Mongolian Grill

南伦敦老字号,外国人爱去的自助店,原是价格优势太明显,最近虽涨到了15镑一人,还是比其他家便宜多了。这家也不是重庆火锅,清汤很是常规,白晃晃大约是浓缩鸡汤兑出来的,但好在口感不腻,而红油汤底只辣不麻,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再加辣,配着放了糖的麻酱,甜辣的也上瘾。值得推荐的是番茄锅,有点酸甜口儿在里面,是特色了。

伦敦火锅店

老常家

伦敦唯一一家一人一锅的小火锅,如果嫌一堆人抢一个锅子,那这里是首选。红油汤底是新鲜牛油炒着辣椒出的,闻着就香,自创的方子,一点儿不咸,辣也是润的辣,不烧得慌。白汤锅则是承了原本做河南烩面的好处,久熬的中药肉汤,一尝就知不是掺了味精,冬天吃大补最好。涮品里有少见的螃蟹和大眼乌贼,诚意还是很够的。

安瑞丝

伦敦有口皆碑的火锅馆子之一,不过因为地处偏远,并非食客们第一选择,久而久之新人来了竟有不少没听说过这家店的。炒菜真的不敢恭维,不过火锅还是值得一试。锅底用料足,辣椒花椒真是没吝啬地放,所以味道有点正宗四川火锅的意思,配上传统的蒜泥香油碟才是最佳。

当然了,伦敦火锅店实在太多家,个人有个人的口味,自然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,只是有些餐厅曾经积累的口碑确实是好,却在固步自封愈发不长进。想我也来伦敦这么久,看着它们逐渐萎靡只能是痛心不已,而且有不少几年前强推的中餐馆因为实在退步得厉害,已经长久不去了。上面这几个除了老常家火锅比较新,有待时间考验,其它的算是这么多年不曾退步,口碑还是得以保持,也是很难得的事儿了。

恰好上月月初去了趟成都,排了近两个小时的号才吃到了传说中的骉骉(biāo)火锅,确实是辣而不燥,油而不腻,最重要的是吃完后第二天完全不会腹泻,可见四川人果然把辣椒研究到了极致,更是伦敦任何一家馆子不能望其项背的。说起来也有趣,如果是为了适应外国人的口味进行改良倒也罢了,可这火锅向来不是外国人的爱,做个稍微正宗的以飨国人,竟也这么困难。这么看来,海底捞开到美国,照原样完全复制了个过去,讨不了外国人的欢心,让国人花个三五倍的价钱解一解思乡之苦,也算是功德圆满了。